top of page

長庚大學團隊發現新的大腦記憶形成機制—老年失智的新見解

本校醫學院生化科暨生物醫學研究所吳嘉霖副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果蠅研究長期記憶形成的機制。 研究團隊利用口渴的果蠅積極尋找水的生物本能,在牠們喝水的同時給予特定氣味,讓果蠅把水源與特定氣味關連在一起,並且偵測這種獎勵型(reward)記憶形成與消退的時間曲線。 研究結果顯示,此類記憶可以維持超過一天以上且不易消退,屬於一種長期記憶。 團隊更發現大腦內特定的多巴胺神經元(PAM-β´1)負責傳遞喝水的獎勵訊號到口渴果蠅腦中學習與記憶中樞—蕈狀體(mushroom body),並轉為長期記憶儲存。 吳嘉霖副教授表示,過去的研究認為大腦學習新的經驗後,會先以短期記憶的形式存在於大腦內,隨著時間的推進,短期記憶會慢慢轉變為長期記憶並儲存。 然而,研究結果顯示,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形成是由兩套截然不同的大腦神經迴路與分子機制所控制,也就是說,長期記憶並非由短期記憶轉化而來。 研究團隊發現抑制短期記憶的神經迴路會導致果蠅喪失短期記憶,但該果蠅卻擁有正常的長期記憶; 反之,抑制了長期記憶的神經迴路導致果蠅長期記憶無法形成,但果蠅卻擁有正常的短期記憶。 此外,分別活化調控短期或長期記憶形成的多巴胺神經迴路時,果蠅只能專一的產生短期記憶或長期記憶。 這些研究結果顛覆了以往科學界對於記憶形成的認知,卻也合理解釋目前老年失智的臨床病徵。 例如老年失智病患往往只有短期記憶喪失,但是長期記憶卻絲毫不受影響,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大腦一開始在處理兩種記憶資訊時,就是完全獨立且彼此不相互影響的結果。

這項重要的研究成果於2017年5月15日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科技部與長庚醫院的研究經費支持下,吳嘉霖副教授與其研究團隊完成了這項重要研究。 所有研究結果都是在長庚大學完成,是一個本土研究團隊於台灣完成的重要工作,吳副教授團隊未來也將持續致力於探索記憶形成的機制,期盼不久的將來能對老年失智的預防與治療提供新的方向。

論文網址:

bottom of page